高标准建设水碧岸美的万里碧道,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广东落地生根的生动实践。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,《汕尾市碧道建设总体规划(2020-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已于近日印发实施。根据《规划》,我市将按照“三年见雏形、六年显成效、十年新跨越”的目标要求,稳步推进碧道建设,全力打造精品工程。到2035年底,我市将建成不少于731公里的碧道,届时人水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全面呈现,碧道成为汕尾转型升级、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。
根据《规划》,我市碧道建设为汕尾市全域的河流水系,总河道长度2314公里范围。规划目标是,到2022年,建成148.5公里碧道,呈现一批亮点项目;到2025年,建成264.5公里碧道,主要水系、城镇的重点河段碧道基本成型。到2030年底,全市建成碧道总长度不少于495公里,建成特色碧道,形成覆盖全市的碧道网络。到2035年底,共建成不少于731公里的碧道。
《规划》提出,以“品一湖清流,赞海陆山水”为建设目标,衔接省域“一核一带一区”区域发展新格局,发挥汕尾粤东沿海区位优势,精准把握“把汕尾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”的全新定位,落实汕尾“三江两湖、两湾一海”的发展格局,形成“三江通南海,一带贯两湾”的总体特色结构,重点打造螺河山海生态碧道、黄江红色文化碧道、乌坎福佬古香碧道、滨海蓝色港湾碧道等4条特色碧道。陆河县打造“魅力山水”,构建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廊道;海丰县打造“红色长廊”,构建爱国主义传承的红色长廊;市城区打造“活力宜居”,建设连接新老城区的活力宜居廊道;陆丰市打造“溯古追今”,建设体现历史文化和现代发展的古今廊道;红海湾区打造“滨海风光”,构建滨海生态的蓝色长廊;华侨区打造“友谊之道”,建设侨乡宜居的共享廊道。

部分图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请您留言告知,以便删除!
本站全新改版,如果有图文排版错乱,或者图片没显示,请您留言告知,以便修改,谢谢!
发表评论